18F-FDG PET顯像可分注射顯像劑后一個小時左右的早期顯像和兩個小時以上的延遲顯像,即雙時相。延遲顯像在臨床應用中并不少見,大多數情況下,在需要鑒別腸道生理性和病理性攝取、排除尿液干擾的時候(如腎臟、輸尿管、膀胱等病變)、胃充盈不佳時等情況,就需要延遲顯像來幫助判斷。除了這些情況以外,早期和延遲顯像的SUV變化可能有助于判斷病變的良惡性,惡性病變和炎性的SUV變化有很大程度的重疊。應如何應用早期和延遲顯像SUV變化的作用呢?
讓我們從它的誕生說起,雙時相顯像概念的引入最初是為了更好的鑒別良惡性病變,因為在FDG PET應用一段時間后,人們發(fā)現沒有一個絕對的SUV值可以完全鑒別良惡性病變,尤其是惡性和活動性炎癥。FDG在細胞中的聚集與細胞膜表面的葡萄糖轉運蛋白數量、己糖激酶與葡萄糖-6-磷酸酶的比例、細胞的增殖有關,雖然惡性細胞和炎性細胞細胞膜表面的葡萄糖轉運蛋白都會增加,但是己糖激酶與葡萄糖-6-磷酸酶的比例不同,惡性細胞比例更高,FDG易進不易出,而炎性細胞則相反,己糖激酶與葡萄糖-6-磷酸酶的比例低,FDG更容易被清除出細胞。這就導致在FDG攝取時間曲線上惡性細胞與炎性細胞之間會產生越來越明顯的差距。
使用雙時相的時機有:懷疑有隱匿性病灶、明確診斷后確定惡性病變的范圍、早期顯像時病灶與本地組織比較高的組織(如肝脾)等情況。
雙時相顯像在不同病癥的變化也不盡相同,大部分肺結節(jié)的雙時相遵循著肺癌的SUV在延遲顯像中增加,而良性肺部疾病SUV則不變或者減低,若采用與延遲顯像有關定性或者定量診斷標準(如SUV增加的比例等)可以提高肺結節(jié)診斷的敏感性、特異性和準確性。但是對于代謝僅為輕度增高的肺結節(jié)(通常定義在早期顯像SUV小于2.5)滯留指數(SUV在延遲顯像及早期顯像中變化的比例)雖然可以增加敏感性,但是同時也會降低特異性。還有另外一種特殊結節(jié),即磨玻璃結節(jié)(GGO),無論是延遲顯像的SUV,還是延遲顯像與早期顯像SUV的變化比例,良性和惡性磨玻璃結節(jié)之間暫時還沒有特別明顯的差別。
雖然雙時相顯像在肺癌原發(fā)灶應用中并不能完全達到鑒別,但是在一篇meta分析中,延遲顯像診斷肺癌總的敏感性85%,特異性77%,說明還是有一定作用的。雙時相在肺癌淋巴結轉移的判斷上作用還很有限。
乳腺癌在一些研究顯示延遲顯像是乳腺癌病灶的SUV的增高,而炎性病變或正常乳腺組織SUV則降低。即使病灶的大小,如病灶大于10毫米還是小于10毫米,延遲顯像都可以提高診斷的敏感性和準確性。對于代謝不太高的乳腺癌,延遲顯像SUV變化比例仍然可以提高敏感性。雙時相在乳腺癌轉移癌的作用與單時相作用相近。
肝臟腫瘤因為肝臟本身攝取的本底比較高,延遲顯像的本底降低還是會有利于病灶的檢出,并且肝臟轉移瘤在延遲顯像的SUV通常進一步提高,是可以提高轉移瘤的診斷率的。
很多研究表明惡性病灶在延遲顯像是攝取會進一步提高,但是比如肉芽腫、結核、一部分炎性淋巴結也可以在延遲顯像時SUV進一步提高,給診斷帶來困難,也局限了臨床實踐中延遲顯像的作用。
綜上我們可以總結出幾點共識:1.延遲顯像時背景組織攝取的降低可以改善圖像質量;2.絕大部分惡性疾病的SUV在延遲顯像里會升高;3.雙時相顯像的診斷價值不低于單時相;4.活動性感染或非感染病變(肉芽腫)易出現假陽性;5.腫瘤從細胞到個體的異質性(尤其是小病變,FDG低攝取時)容易出現假陰性;6.延遲顯像主要的作用是增加敏感性(可能會降低特異性)。
雖然延遲顯像在應用上有其局限性,得出的結論也不盡相同,但是我們不能否定它帶來的作用。如何善用和改進就要核醫(yī)學人繼續(xù)研究下去。
微信掃碼預約